关灯
护眼
    自称明灯的小和尚,蹙了蹙眉,喃喃道:

    “超凡?”

    随即他抬头看着耀日公,眼神十分明亮,即使他的身体正微微散发着光芒,也无法淹没这种明亮,他向前一步,笑道:

    “明灯,的确超凡,超脱此凡俗人间,为万事照亮前路,而这一点,明王他做不到,手托日月只是一个笑话。”

    此言一出,在场的信徒大多哗然,而那些离这和尚比较近的祭司们则面露怒容。

    两个离的近的祭司,齐掠向前,一个在左一个在右,紧紧握住和尚一臂,运转玄功,如龙汲水,无论你这个和尚有何古怪,我明王教神功自能夺取你一生功力。

    明灯淡淡看了两位祭司,淡淡笑道:

    “贼就是贼,能拿就拿去吧”

    他浑身的光芒迅速向那两位明王教祭司身上流淌而去,两位祭司随即感受到一种辽阔而庞大的气机源源不断地向体内经脉流淌而去。

    仿佛有人打破了太阳,太阳内流淌出无线的夕阳。

    人若扑向太阳会如何?

    飞蛾扑向大火又会如何?

    一瞬间,两名祭司化成了火团,缓缓倒在了场间。

    宽阔的大坪上,再无嘈杂议论之声。

    只余下明灯一人之声。

    “我来自上天,所以慈悲,我来自星空,所以无畏,我是那盏照亮万世的灯火。”

    蓦然间高台上有一人缓缓开口打断了僧人的自白。

    “即便你是那盏灯,我要让你灭,你便得灭,因为你是灯,灯不可能永远亮下去,因为会有白天,在白天没有人需要灯,朕便是那白天”

    朱红的红色长裙上一只只凤凰簇拥着金龙,头顶未戴龙冠而别龙簪,暮色间,她的身影是那么明亮,因为她是北幽的主人,是脚下这片土地的王。

    “所以,疯和尚,我北幽不需要你的假慈悲。”

    少年模样的僧人怔怔地看着那个身穿龙凤袍别龙簪的年轻女帝,一脸惊愕地道:

    “也许你是对的,我的记忆里并没有女人能当皇帝的。”

    女帝蓝潇潇并未开口,站在她身侧的剑堂老妪已是怒不可遏:

    “久闻佛门高僧佛法玄奇,最是慈悲,今日老身便以剑堂知春剑会会你的妙法。”

    说完,老妪已经一步迈入,原本年迈而布满褶皱的脸上突然涌出片片桃红,仿佛一步迈出便已入春,春秋剑堂一剑可知春,一剑可入秋。

    ……

    春秋剑堂的真正历史必然得追溯到那个遥远的先周,相传剑堂的祖师有两把名剑,一剑为知春,一剑为入秋,可许多人不知道的是,春秋剑堂的确有这两把剑,可剑终究只是兵器,起码对于春秋剑堂来说,这两把剑远远比不上祖师传下来的两道剑意。

    知春意。

    以及

    秋凉意

    世间剑招千万,却离不开劈刺斩挑挂。

    世间剑势万千,却抵不过剑客心中的真意,我有一剑,是做什么的,是为谁而出剑的,甚至归根究底,剑是什么。

    知真意,而有剑,手持桃花也罢,持木棍也好,或者持着晒干的咸鱼,我说它们是剑,那便是剑。

    因此,春秋剑堂四位堂主之一的莫春颜,如今的剑堂老妪,她一剑而知春意。

    春者,万物生发,生机勃勃,便在于一个醒字。

    老妪手中银色镂空手镯,脱离了她的手腕,化作一道银色的小剑,围绕着她的手腕,随剑意而起,化成千千万万桃花,又变成万万千千春笋。

    她一剑递出,便有千万剑意如春日的雨后,竹园一根根向天的春笋,她一剑递出,便有春桃的桃花朵朵,一夜之间,万朵桃花,千根春笋,以一种决然的方式落向那散发着万丈金光的太阳。

    明灯和尚双手合十,双眼低垂,周身光芒大盛,仿佛烈日出现在了人间,他于光芒中伸出一只金光灿烂犹如琉璃的手掌,于万千桃花中穿行,与千百春笋同行。

    忽然如一只金色的雄鹰捉住一只银色的云雀。

    银色的小剑在明灯手中颤抖,渐渐变的金黄而温顺。

    老妪看似只是踏出一步,看似只是出了一剑,场间能看出这一剑之凶险的人不多。

    长青却是一个,他的眼眸很明亮,仿佛高山上的那些风景更清晰了一些,浓浓的云雾也退散了几分。

    老妪吐出一口鲜血,脸上的皱纹又深了几许,连退数步,身后的耀日公,稍稍向前,老妪撞上耀日公,如同撞上一张软垫。

    耀日公扶下剑堂老妪之后,缓缓挪出身子,他于高台上望着年轻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