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二十一年正月,因着去年底三藩彻底平定的喜事,康熙皇帝特意于上元节时赐宴满汉群臣,这是清王朝入主中原以来第一次在阖宫宴会时有汉臣出席,其意义自然非同一般。

    此外,康熙还命京城四处筹办灯会,解除五日宵禁,供百姓游玩。

    入夜时分,齐云野拿了披风披到胤礽肩上,说:“入夜天凉,主子风寒刚好,留神些。”

    “嗯,我不冷。”胤礽拽了拽身边人的手。

    齐云野笑笑,坐到胤礽身边:“虽然不能出去,但在这里还是能看到鳌山灯的,主子别不开心。”

    “没有不开心。”胤礽往齐云野身边凑了凑,“近处看有近处看得好,远了也有远的趣味。”

    “远了的趣味与近处仍是不同。”齐云野想了想,说,“不如我也给主子做些近处的趣味?”

    “什么?”

    齐云野召来小明子,让他去准备工具。小明子手脚麻利,不出一刻钟就把齐云野要的东西拿了来。

    胤礽看了看,说道:“今儿你是要抢了营造处的活计?”

    “一点小手工,当然比不上营造处的匠人们。若是能得主子青睐,那便也是这些纸没有浪费。”齐云野说着就蹲到地上开始动起来。

    “你坐上来。”

    “剪刀锋利,怕伤了主子。”

    齐云野背对着胤礽,手中剪刀飞快,不过片刻就剪出一只活灵活现的小狗来。

    他放下剪刀,站起身时却踉跄了一下,胤礽抬手托住他,道:“说了让你坐着,我都这么大了,还能不知道剪刀锋利?还能被你伤了不成?快坐。”

    “起猛了,有些晕。”齐云野笑笑,挨着胤礽坐了下来,而后把手中的剪纸递给他,“今年是壬戌年,就剪个应景的,主子可喜欢?”

    “好看!”胤礽拿过那红纸窗花,小心翼翼地放在手中,仔细看了许久,而后抬起头问:“你可还会剪别的?譬如人像?或是山水?”

    “人像剪不好,山水倒是还勉强能入眼。”齐云野回答。

    胤礽追问:“那……若是有图呢?能照着剪吗?”

    “有图便简单些,可以描出图样来剪,耐心些就是了。”

    胤礽听后拉着齐云野起身:“你跟我进来。”

    小太监在门口掀了帘,将二人送进屋内。笼着炭炉的屋内温暖如春,小明子和郑奉伺候着二人脱了披风,又端了热茶。

    胤礽雀跃地说道:“先不喝茶,郑奉去磨墨,我要画幅图。”

    “主子要作图也先暖暖手。”郑奉还是把茶端到了胤礽手边。

    “我来。你和小明子去准备笔墨。”齐云野替胤礽接了茶,拉着他走到榻上落座,“主子别急,喝口热茶先暖暖,手暖了才好作画。”

    胤礽把汤婆子塞到齐云野手中:“你先焐着才是,手热了一会儿好剪图。”

    难得看胤礽如此有兴致,齐云野便也顺着他,按照他的要求在次间榻上等候。

    熏笼热气足,没过一会儿齐云野便打起了盹。

    胤礽见状让屋里伺候的都退下去,就只留郑奉和小明子在屋内伺候。

    不知过了多久,齐云野听得身边有动静,缓缓睁开眼,才知自己已被伺候着躺了下来。

    “慢点儿起。”胤礽坐在榻桌另一边,端了茶,语带笑意。

    “主子恕罪——”

    “免了。”胤礽笑笑,“醒了便起来缓缓,还要给我剪图呢。”

    “好。”齐云野坐起来,才知胤礽已经将图画好了,甚至连图样都已经让小明子用炭笔描过了。

    那是一幅半身人像,以毓庆宫院落中的梅树为背景,前景是两个人的背影。

    “这图,能剪出来吗?”胤礽问。

    “不难。”齐云野道,“只是我若剪出来,主子一定要收好才是。”

    “这你放心。”

    齐云野拿了剪刀,照着图样开始剪起来,胤礽则放了手中的茶盏,托腮静静凝视。

    屋内安静,时间仿佛变得很慢,只有烛芯燃烧时偶尔发出轻响,伴着剪刀与红纸的摩擦声,让人觉得心静,心安。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齐云野放下剪刀,把剪好的窗花放到胤礽面前,胤礽用手指描摹了一圈那窗花轮廓,而后浅浅一笑:“当真是手巧,看着比我画得还好些。”

    “主子谬赞了。”

    “我夸你你就接着,又没旁人,何苦来呢?”

    齐云野笑道:“好,那我就接着。”